close
功學5-財富自由始於自律
博恩崔西強調,財富管理最重要的,就是紀律與耐心。而且要改變認知,讓存錢不再聯想到痛苦,花錢不再聯想到快樂。
撰文:臧聲遠 / Career


想成為富人,就要讓自己像富人一樣思考。要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備極辛苦,但是賺第二個100萬就駕輕就熟了,因為你已經建立起致富所要的心態模式,即使日後賠光財產,一樣能很快把錢賺回來。
存錢快樂,花錢痛苦
  多數人都把儲蓄聯想到「痛苦」與「犧牲」,而把花錢聯想到「享受」與「快樂」。你必須重新改寫你的心靈軟體,只要想到儲蓄就覺得快樂,因為可以讓自己獲得財務獨立,建築一座高枕無憂的財務城堡;只要想到錢會流失,就覺得心裡難受。
  大多數富人,都從很小的時候,就養成了固定儲蓄的財務紀律,他們謹慎留心每一分錢,東西只要能買舊的就不買新的,只要能用租的就不用買的,只要能用借的就不用租的。
  拿到薪水後,在動用任何開銷前,先存下至少10%。你可以用漸進的方法,每個月減少1%的開支,並且存進一個新帳戶——你的「財務獨立」帳戶,不論任何情況下,都堅持「只進不出」絕不動用的原則。任何額外的收入,如員工分紅、退稅等,也都立刻存進這個帳戶。
然後,你可以把下個月的儲蓄率提高到2%,再下個月提高到3%。由於增加幅度如此微小,你幾乎察覺不出日常開銷受到影響,很快就能適應。但一年之後,你就可建立起每月至少儲蓄10%的習慣。
  「面子」不等於「裡子」,你要讓自己「真的有錢」,而不是「看起來有錢」,把錢都花在張羅外表。致富的第一個法則就是:別輕易讓錢流失。第二個法則是,受到物質誘惑時,立刻回想第一個法則。
賺得多,不如存得多
  博恩崔西曾經問演講聽眾:「如果給你一根魔棒,讓你的收入頓時增加兩三倍,這會解決你的財務問題嗎?」聽眾都點頭同意。博恩崔西接著問:「跟你第一份工作相比,你現在的收入受否為當時的兩三倍?」聽眾也都同意。但薪水增加對於解決財務問題,顯然一點用也沒有。就像帕金森法則(Parkinson' Law)所說,「收入增加多少,開銷就會增加多少」。不論你收入再怎樣增加,到頭來都會被增加的開銷吃掉。
  誰都同意存錢的重要,但卻很難做到,因為儲蓄意味著緊衣縮食,降低現有生活水準,多數人都缺乏這種自律心。博恩崔西提出另一個克服人性弱點的技巧:你不必縮減現有開銷,畢竟「由奢返簡難」;而是「未來」每當收入增加時,就存下其中50%。這樣一來,既不會影響到現有生活水準,而且照樣可以花用另外50%新增收入,買任何你想買的東西。
  決定財富多寡,不是看你賺多少錢,而是看你存多少錢。有些高所得者自以為能力強,永遠都能賺這麼多錢,平時花錢如流水,殊不知只是受惠於大環境。一旦景氣反轉直下,財務就可能拉警報。
投資理財要比「慢」
  一般人每個月只花兩三個小時,思考自己的財務,通常都是在月底接到帳單的時候。但有錢人花的時間遠超過此,每個月至少花20到30個小時,來規劃個人財務,理財品質當然較佳。
  投資要比「慢」,快速的理財決策,通常都是很差的理財決策。在做任何投資時,不要讓任何人給你壓力,也不要有急迫感,賺錢機會就像公車,這一班開走了,永遠還有下一班。
  有時最佳的投資,就是根本不要投資。如果你覺得複雜難懂,就不要勉強投資。就像1990年代網路泡沫時期,「股神」華倫巴菲特拒絕投資高科技股,外界都嘲笑他過氣了,華倫巴菲特的回應很簡單,「因為我不懂這些行業。」事後證明,華倫巴菲特是對的,當初嘲笑他的都賠了大錢。
神奇的複利效應
  美國的百萬富翁,累積人生第一個百萬美元,平均要花長達22年。絕大部分的鉅富,都是靠著愛因斯坦所說的「宇宙最巨大的力量」——複利效應,慢慢建立起來的。
  記住一個公式:「72÷利率=存款倍增所需年數」。假若現行利率是8%,9年後你的存款就靠著複利,自動增加一倍。若從21歲開始工作,每月只要存區區100元,在10%的利率下,65歲退休時就滾到1,118,000元!當然,要享受複利的魔術,就盡量不要動用你的儲蓄,因為即使花一小筆存款,將來都會滾成大錢。
  任何巨大的財富,都是從無數小節省涓滴累積起來的。因此,培養討價還價的談判能力很重要。賣東西的時候賣在高價,買東西的時候買在低價。賣東西的時候,要求立刻付款;買東西的時候,要求延遲付款。有禮貌地向對方提出這種要求,有自信地提出向對方這種要求,但是千萬別不敢開口要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v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