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Dec 14 Wed 2005 21:33
渲染可可亞
- Dec 14 Wed 2005 09:13
好文共享 - 25歲成功藍圖
把自己放到戰鬥位置,準備起飛!
25歲,是一生事業的奠基打底期。除了專業能力,更重要的是把自己放到正確的位置,建立正確的工作觀與理財觀,以及勇於嘗試、不畏挫敗的精神。
文◎蕭西君
轉摘至Career就業情報, 若有侵犯煩請不吝告知, 將立即刪除 ^^
25歲,是學校與職場的分界點。做為職場新手,大好前程等著你去開展,這個時期,理應是人生中最燦爛的歲月。然而,根據憂鬱症聯盟估計,20幾歲族群中,每3人就有1名憂鬱症患者。《30歲前該下定決心的15件事》作者達米恩巴爾(Damian Barr),稱這群20多歲的年輕人,罹患了「四分之一人生」危機症候群:「覺得自己應該擁有更多、做得更多、達到更多,但一眨眼間,30大關已經伸手可及。而每個人似乎都過得比你好……你感到壓力、能力不足、完全比不上別人,覺得自己比較窮、比較不成功、也不夠積極。儘管只有20多歲,但感覺整個人生陷入危機……」
這個世代的年輕人,尚未準備好面對真實人生。台灣碩士的大學化,正說明了這個現象。根據教育部的統計,10年前,台灣碩士在學生約3萬多人;如今激增到13.6萬人。除了高學歷的社會趨勢外,這也反映出許多20多歲的年輕人,寧可選擇留在校園,不願意踏入職場。面對25歲族群的人生焦慮,我們專訪5位不同年齡層的成功人士,提供建議,希望能協助年輕人跨出成功人生的第一步。
人生學分1:自我優勢分析
年輕世代把換工作當成家常便飯,似乎很難找到正確的人生方面。台灣麥當勞總裁李明元不以為怪,反而建議年輕人多嘗試有興趣的工作,找到適合自己的專長。最好從學生時代開始打工,深入瞭解企業運作、個人性向,提早為進入社會做準備。
「30歲以前的工作要有彈性,藉由每一份工作去評估自己未來真正想做的事。」他建議,學生時期到處打工無妨,但若是正職,25歲以前最好不要換超過3份工作,「以免造成缺乏穩定性的印象。」 而何時該換工作,也是一門學問。從時尚業到公關業、出版業,現在又轉戰紡織業的嘉裕公司副總經理溫筱鴻,每一次工作轉換,都會為自己設定「停損點」,因為「沒有什麼事情一定會成功,決定換工作前,一定要做好你的SWOT分析(強項╱弱項╱機會╱威脅),」她說。
這個道理,是從實戰中領會出來的,剛開始當AE時,她衝業績總是一馬當先,後來卻發現,某個月業績有超水準的表現,不表示自己的能力真的那麼強,「一定要瞭解自己能力的底線所在,」她建議。
人生學分2:把自己放對位置
很多人羨慕立法委員鄭運鵬少年得志,他認為,找對自己的位子,是他成功的關鍵。當年民進黨十分缺市政規劃人才,本科是土木系的鄭運鵬,學生時代既有協助陳水扁競選台北市市長的經驗,又有相關學識背景,在一片法政科系畢業的黨工中,特別容易凸顯出價值。而在陳文茜和羅文嘉之後,鄭運鵬接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,多數人也不看好他的表現,可是他卻調適得很好,「因為我們的角色定位不同,任務也不一樣。我把自己當成籃球場上的『控球後衛』,負責投三分球,而不是目光焦點的前鋒。」擅長邏輯思考的鄭運鵬,運用自己的理性特質,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。
人生學分3:建立工作價值觀
工作的價值何在?許多年輕人抱著這個疑惑踏入職場。溫筱鴻認為,工作的最大價值,就是讓人擁有金錢自主的能力。陽獅廣告事業總監黃志靖認為,工作可讓年輕人體認到「努力」的重要,知道金錢得來不易,應該先賺錢、再花錢;假如想買1萬元的商品,應該先賺到這一筆錢再去消費,而不是刷卡借貸。
培養良好的人生態度,也是工作的收穫。筆名藤井樹的網路作家吳子雲,開了一家咖啡館後,發現時下年輕人工作態度令人不敢恭維,應徵了不來上班、做個兩小時不符期待就走人、給個建議就淚眼汪汪,讓他這個老闆每天都忙著徵人。「要學會珍惜工作,接受了就要做好。既然決定付出時間,就要評估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態度是不是有進步。不要逃避自己應該做的事,」藤井樹說。
人生學分4:少抱怨,多做事
許多年輕上班族,都愛抱怨工作;然而,抱怨解決不了問題。
富家千金出生的溫筱鴻,一直覺得自己從家庭主婦,有機會到職場學做事,是一件幸運的事,「不論做什麼事,我都覺得是多得的;能多做,都是賺到的。」抱著這樣的心態,讓她在職場無往不利,不管擔任公關公司的小AE,或者貴為企業總裁,她只怕事情少做了,而不是多做。「年輕人就是要多做、多聽、多看、多學。職場上沒有什麼是『應該』要怎樣,一切都是靠努力換來的。」
黃志靖則有一套「shout up」(閉嘴)哲學。廣告客戶常會提出千奇百怪的要求,太過不合理時,不僅部屬抱怨,他也生氣。但他從來不口出怨言,因為曾經投資失敗的他,能理解老闆的難處。「成熟的人不抱怨,抱怨只是浪費時間,該做的是準備好如何面對問題。就像考上台大的人,才有資格說不念台大,」他解釋道。
人生學分5:固定儲蓄
年輕世代的儲蓄觀念薄弱,黃志靖以自己為例,結婚前也是卡債一族,每個月總有10幾萬卡債,賺了錢卻不曉得花到哪去。
一位擔任理財顧問的朋友,建議他每個月儲蓄2,000元,他卻覺得這麼少的錢,根本累積不了財富。直到考慮結婚時,才體會到理財的重要。他當時的女友、現在的老婆借錢給他,一次把債務清光,相對的,他則承諾:每個月一定要存錢。第一年,他每個月存2,000元;第二年,增加為3,000元;到了第三年起,每個月固定存1萬,養成習慣後,幾年下來已經累積一筆不小的財富。現在,當他看到有人因為幾萬元周轉不靈,反而會非常訝異。
「固定儲蓄是一種對人生負責任的態度,」黃志靖說,隨著年齡成長,收入會增加,家庭責任與支出也增加。建立儲蓄的習慣,才能應付接踵而來的婚姻、小孩、購屋等人生課題。
人生學分6:挑戰不可能的任務
許多人年輕時想環島、自助旅行環遊世界,但年復一年都沒有執行,心中徒然只留下遺憾。「挑戰一件你生活中不可能的事,是對自己的commitment(承諾),」黃志靖說,「所有大的成功,都是由小事累積。」訂定目標,然後執行,即使目標很小,像是吃素一星期,能做到,都是對意志力的鍛鍊。今年,黃志靖參觀巴丹島的空中飛人學校時,兩次嘗試空中飛人的訓練,兩次都失敗,但他卻興致勃勃想再試一次,「重點不在成功或失敗,而在於人要做個doer(實行家),不是dreamer(夢想家)。」
寫了10本暢銷小說的藤井樹,專職是作家,但還身兼咖啡店老闆,甚至嘗試劇本寫作、作曲填詞。當別人找他做電影時,基於興趣,他認真讀完一本電影理論的書籍,就毫不猶豫地同意了。「有興趣的事情,機會來了就要去做,人要勇於嘗試,」他豁達地笑著。
剛接任嘉裕公司副總經理的溫筱鴻,自認是個喜歡工作挑戰的人,「挑戰是給自己嘗試的機會,」過去7年她一直在當老闆,現在轉換跑道,從外商跳入傳統本土公司、重新當部屬,並且背負業績壓力,是非常大的人生轉折。「滾石不生苔,人生要過得精采,就要在還有能力和體力時,去接受不同的挑戰!」她笑著說。
人生學分7:從挫敗中鍛鍊AQ
職場不如意事十常八九,年輕人必須培養AQ(逆境智商),學會面對挫敗。黃志靖認為,25歲的年輕人,一定要大醉過一次、失戀過一場。醉酒能看到自己最糟的一面、失戀才會知道情緒底線。他見過有人一輩子一帆風順,到了30多歲才經歷第一次失戀,因為打擊太大,竟然半年無法工作,「25歲還年輕,事業家庭尚未成形,復原力比較強。愈年輕愈有本錢接受挫折。」
鄭運鵬也抱持同樣的想法。28歲就當上民進黨文宣部主任、30歲就選上立法委員的鄭運鵬,從政之路十分順遂。為此,鄭運鵬刻意給自己一段沈潛期,遠離政治,到高雄工務局去當秘書,「這不僅是培養第二專長,也是建立自己到哪裡都活得下去的自信。」
從小養尊處優的溫筱鴻,選擇的是另一種方式。她刻意由富家少奶奶放下身段去當服務業的基層人員,只因為,「人要能吃苦,幸福才會踏實。」
人生學分8:不必凡事求回報
鄭運鵬一直認為,「年輕人應該當一次義工或志工。」25歲以前,人生還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,不求回報的事,不但是理想的實踐,有時還會為人生開啟新的機會之門。比如鄭運鵬,大三時,他第一次參與政治活動,在陳水扁競選台北市長的團隊當義工。土木系的他,發揮所長,協助撰寫「都市計畫藍皮書」,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後,鄭運鵬的名字也開始受到注目,因為當時民進黨內,並沒有都市計畫的人才。單純想為台灣盡一份力的心,為沒有財力、人脈的鄭運鵬,開啟了政治事業的契機。
此外,「不求回報的工作,可以讓人寬厚,日後遇到挫折或不平,比較能放得開,」黃志靖說,從小到大我們都過著一種有回饋、有特定目的的人生。舉例而言,考試滿分可以出國旅遊;成績好可以進入好大學、獲得好工作,「這樣的人生算計太精確,很痛苦。」教會家庭出生的黃志靖,學生時代常到山地孤兒院服務。他以為自己可以帶給他們快樂,沒想到收穫卻遠比付出多。有一個胖小孩,很認真地告訴他長大後要像張惠妹,「當一個一無所有的小孩,在你面前無限制地做夢時,你會覺得人生沒有做不到的事!」
人生學分9:健康是拚事業的基礎
健康雖然是老生常談的話題,但在職場上,沒有健康,就沒有事業。
20多年的職場生涯,讓李明元頭痛、胃痛、精神差,不但工作品質受影響,生活品質也跟著下降,讓他體悟到年輕時代打好健康基礎的重要。這3年來,李明元每天都固定運動,不像一般企業家打高爾夫球,他選擇經濟實惠的走樓梯、騎腳踏車、健行,不單做一種運動,以免身體磨損。養成運動習慣後,工作壓力造成的毛病也跟著消失。
這些年來他觀察到,年輕人的體力大不如前,幾乎都沒有固定運動習慣,因此麥當勞不久前特別舉辦一項千里單車環島行的活動,邀集大專青年參加。「運動除了鍛鍊身體,還可以體悟人生,」李明元舉例,好的網球選手是用「腳」打網球,因為「站對位子,就決定了勝負。跟工作很像,找出專業才能成功。」
人生學分10:青春三戒
除了應該做的事,25歲也有幾項「不應該做的事」:
● 不經思考的接受延續性教育
在李明元眼中,學習是終身學習,而非線性學習。如果不確定自己想走學術研究的路線,他不建議大學生一路往碩、博士念上去。李明元曾在工作滿10年後,修了碩士課程,卻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把理論和實務結合在一起,只好半途放棄學位。前兩年,當他調任美國時,再度選修商業課程,這一次,他終於可以將自己的經驗完美融合進企管理論。 「職場到處都有學習機會,理論知識應該要配合實際需要,否則只是拿個學位而已,對工作未必有加分效果,」李明元強調。
● 只做表面功夫
溫筱鴻認為,人脈是歲月的累積,「日久見人心,」她說。職場關係要經營一輩子,不真心、不誠懇的人,即使表面功夫做得再好,經過時間洗禮,一定會露出破綻。
● 做出無法彌補的錯事
年輕不應設限,要盡可能體驗人生,「learn from errors(從錯中學),」黃志靖說,什麼錯誤都可以犯,但是,一旦這個錯誤牽涉到別人的人生,比如婚姻時,就要慎重考慮,「自己犯的錯都可以彌補,但是你沒辦法對別人的人生負責,」他語重心長地說。
- Dec 12 Mon 2005 23:30
台北的天空
習慣於中部生活的我~~~
雖然是在位於北台灣的新竹工作,四年囉,還是一直沒法子太融入當地的生活
更別說是到五光十色,生活步調更快的台北
週休的日子,回中部已成必需的行程,要上台北一趟可得跟娘家媽媽&老公請假呢!
謝謝小兔,撥出了她休假的時間願意教我一些包裝的簡單技法
只可惜我的時間實在是太趕了,只能排了個匆促的半日行
走出巴士後,抬頭仰望了一下台北的天空,有點冷洌的空氣中看著這個小時候也曾待上了一陣子的都市,卻還是一樣的陌生
一瞬間,自己突然很想大笑起來
因為,感覺自己好像來到了異國的都市一樣,眼前所看到的VIEW都讓我有著異常的新鮮感呢!!
想大笑的原因是突然發現自己變成了個城市鄉巴佬 ^^
早上十點多鐘,街道上的行人還不算多,沒想到過了午後竟飄起了毛毛細雨,街上的路人卻愈來愈多,站前新光三越正週年慶,更湧入了一群群的人潮
台北的天空,讓我想起某年冬天站在日本街道上的新鮮感覺~~~~
- Dec 12 Mon 2005 23:05
X'mas Soap Gift Set
謝謝小兔幫我把皂寶寶們都打扮的超美的~~
上週末到了台北一趟,雖然又是來匆匆去匆匆的,卻是一個令人收穫超級豐富的週末
小兔的朋友們訂了一些皂皂,希望能打扮成X'mas 的氣氛
我呢,沒有先衡量自己到底有沒有法子達成朋友的要求就一口氣答應了
皂皂做好了基本包裝後老是感覺少了點什麼
終於,找出了有一雙巧手的小兔來跨刀相助啦~~~~
看看下面每張照片,真是美到讓我呆掉了 ^__^
有著濃厚的聖誕節氣氛吧 ~~~
金色的緞帶顯得華麗極了
這個淡雅但又不失過節氣氛, 我最愛 ~~
單一個皂的包裝也能如此美麗
這和我之前包的平淡比較起來真是華麗多了, 更有聖誕節要來臨的感覺
來張大合照吧!!
這些皂皂都送出門了, 啊~~~~ 我自己都沒留半個~~~~~
- Dec 12 Mon 2005 21:34
紫草皂
- Dec 09 Fri 2005 00:00
耶誕皂籃

再過二週耶誕節就來了耶~~~~
什麼樣子的禮才能送到朋友的心坎裡呢??
我的手拙,弄了好久才包好這個耶誕皂籃
可是,好像還少了點什麼味道
呵~~~ 大伙給點建議吧!! 感謝感謝喔!!
- Dec 07 Wed 2005 17:32
小紅莓粉皂 - 脫皮小心心版
- Dec 07 Wed 2005 17:25
美白中藥皂 - 脫皮小熊版
- Dec 07 Wed 2005 17:20
蜂蜜燕麥皂 - 脫皮小蘋果版
- Dec 06 Tue 2005 23:02
美白中藥皂
- Dec 05 Mon 2005 22:44
我就是愛玫瑰果

美白美白, 我想淡化掉臉上的小斑點
玫瑰果含有大量的必須脂肪酸高達80%(油酸、亞油酸、亞麻酸)、類胡蘿蔔素、類黃酮、維生素C及維生素A衍生物.
它的維他命C是檸檬的17倍, 而且還有維他命P&E, 所以更可以抗氧化. 這麼豐富的維他命C一定能讓我美白的漂亮CC ^^
手作日 : 12/02/2005
解禁日 : 01/10/2005
Base : 橄欖油 / 椰子油 / 棕櫚油 / 芥花油 / 篦麻油 / 白油 / 乳油木果脂
OP : 維他命E / 玫瑰果粉
EO / FO : 薰衣草精油 / 安息香精油 / 玫瑰FO
- Dec 05 Mon 2005 22:16
蜂蜜燕麥皂

蜂蜜燕麥皂真是一款人氣NO. 1的皂皂了
曾使用過它的親朋好友都紛紛又來下訂
每回做的批量都太小了, 所以只要有人多拿二塊, 結果是連自己都沒得用
但是這款皂的細緻度真是讓人不得不愛呢 ^^
手作日:11/30/2005
解禁日:12/30/2005
Base : 橄欖油 / 椰子油 / 棕櫚油 / 芥花油 / 甜杏仁油 / 篦麻油
SF : 榛果油
OP : 維他命E / 蜂蜜 / 燕麥
EO / FO : 薰衣草精油 / 迷迭香精油 / 椰子香精
- Dec 04 Sun 2005 23:46
蜂蜜啤酒酵母皂

很愛加了蜂蜜的皂皂洗感, 保濕又滋潤極了
上回做的啤酒醉香皂很受朋友們的好評
所以, 冬天的皂皂裡以啤酒醉香為基底再加上了蜂蜜
我想, 洗起來的感覺一定會甜蜜蜜 又香噴噴的 ^^
手作日 : 11/27/2005
解禁日:12/30/2005
Base : 葡萄籽油 / 橄欖油 / 椰子油 / 棕櫚油 / 芥花油 / 白油
OP : 維他命E / 啤酒酵母粉 / 蜂蜜
EO / FO : 薄荷精油 / 甜橙精油
- Dec 04 Sun 2005 23:42
薰衣草皂

這回做了個單單純純的薰衣草皂
沒有加上乾燥的薰衣草花瓣
也沒有加上任何顏色染成紫色的模樣
就這樣子 讓它素顏和朋友們相見吧~~
手作日 : 11/27/2005
解禁日:12/30/2005
Base : 橄欖油 / 椰子油 / 棕櫚油 / 芥花油 / 白油 / 葡萄籽油
OP : 維他命E / 薰衣草花茶
EO / FO : 薰衣草精油 / 迷迭香精油
- Dec 02 Fri 2005 14:48
好文共享 - 35歲成功藍圖
35歲成功藍圖 文◎謝其濬
為人生下半場,進行第二次升級!
站在35歲這個生命點上,你可以結算人生「上半場」的成績,但也需要開始籌畫「下半場」的發展,去開啟另一種生涯可能性。
轉摘, 若有侵犯煩請不吝告知, 將立即刪除 ^^
2004年底,在MTV頻道台灣分公司擔任副總裁暨董事總經理的作家王文華,突然發現,自己愈來愈難以為工作環境注入新的刺激,「也許別人看不出來,但是我心知肚明,過去所學的東西,差不多已經給完了。」 已經在職場打拚10年的王文華,可以選擇留下來,耗著,或是離開,重新出發。而他選擇了後者。
離開企業的王文華,從有著響亮頭銜的「something」,變為無人聞問的「nothing」,經過了一段放空期,他轉戰電視圈,在奇摩交友網站上寫日記,許多人來找他談合作案,而他又要到歐洲旅行,成了容納無限可能的「anything」。
「35歲,算是我人生的分水嶺,」王文華指出:「之前的我,遵循傳統的社會價值,努力念書,奮勇向前,克服萬難;之後的我,所抱持的人生觀就是──輕鬆自在。」
開花結果的年紀
也許,你的人生觀和王文華未盡相同,但是站在35歲這個生命點上,你是否也開始思考,生涯的下半場該怎麼走?
35歲,是個「開花」的年紀,這時候的你,應該已經嶄露頭角,開始擔任管理職,名片上出現讓人肅然起敬的頭銜,收入讓衣食無虞,甚至還可以玩玩時髦的消遣。
但隨之而來的,或是工作在熟練後出現瓶頸,或是過勞工作,健康拉警報,或是因生活一成不變而開始焦慮:「我的人生是否還有別的可能?」
35歲,是一個職場和人生的轉折點,你可以結算上半場的成績,但也需要開始籌畫下半場的發展。
相較於初入職場的菜鳥,你擁有比較多的經驗、資源、人脈和金錢,卻開始流失時間、體力、創意和勇氣。35歲的你,該怎麼做,才能在下半場也能贏得漂亮?以下10個成功法則,不妨做為參考。
人生學分1:重新定義人生的目標
MAZDA行銷及公共事務經理王文錕在找第一份工作時,面試時原本很順利,進入最後一關時,當對方問起自己的生涯規劃時,卻不知道該說什麼,結果是「謝謝再聯絡」。
其實,20啷噹的年紀,對人生本來就是懵懵懂懂,但是到了35歲,在職場至少待了10年,不論是一帆風順,或是跌跌撞撞,你總該琢磨出一點心得,瞭解自己的優、缺點。摩斯漢堡執行副總陳朝慶指出,在職場上,「勞力」還在其次,最辛苦的是「勞心」,而他所謂的「勞心」,是指很吃力地去做自己並不擅長的事。
因此,要開始職涯的下半場,最基本的功課,就是誠實地去檢視自我究竟優勢何在,並問自己幾個問題:這一生,你究竟想做什麼?你距離自己的人生目標還有多遠?該如何到達?
人生學分2:累積堅強的專業職能
歐德家具總經理陳國都認為,在職場的上半場,「要努力,不要計較,」至於到了下半場,「還是要努力,但要『有方法』地努力。」
所謂的「有方法」,表示你已經累積了一定專業職能,不但是專業知識,也涵蓋了EQ、外語能力,以及數字管理的能力。陳朝慶以餐飲業為例,想擔任店長,就要能掌握報表上每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,才能有效管理營運。
而有了充分的專業職能,才能讓你稱職地擔任主管,「主管本身如果沒有好的專業職能,如何能辨識、評判員工的表現?」王文錕強調。
人生學分3:扮演好中階主管的角色
35歲上下的上班族,累積了10年的工作經驗,通常都開始擔任中階主管。在企業中,這是個「夾心餅乾」的角色,在高層和基層之間,「上下為難」。
華寶通訊研發副總陳招成指出,要當一個好的「夾心餅乾」,就得向上教育,向下學習。
他認為,主管並非不會犯錯,因此必須嘗試和主管溝通,讓他瞭解工作進度和可行性,並且找出主管要求項目的優先順序。面對下屬時,要能夠放下身段,向他們學習。高層對基層的責難,過濾後再傳達,但是對基層的肯定和讚美,則該擴大解釋。
不居功,是中階主管應有的風範。為了贏得高層「關愛的眼光」,不少中階主管喜歡把員工的功勞攬在自己身上。目前也是擔任中階主管的王文錕認為,主管真正的責任是帶領整個團隊,團隊表現好,就代表了你已善盡了主管之責,而功勞應該就留給員工。
好主管該做的另一件事,是培養接班人選。「如果你的部門找不到別人來接你的工作,你怎麼可能得到promotion(拔擢)?」全球人壽發言人暨副總經理劉靖姍指出,挑選接班人時,要檢視他是否具備核心職能,如果還有不足之處,就該適時給予他磨練的機會。
人生學分4:學習,永不停止
不要因為已經離開校園很久了,就停止學習。事實上,職場才是一個最好的學習場域。陳國都從當初的業務員,到出任店長,後來甚至自己創業,一路走來,「其實都是在『做』中學習。」
只要抱持開放的態度,你隨時都能在工作中找到學習的機會。像劉靖姍想要提升英文能力,只要收到寫得不錯的英文e-mail,她就會多看幾遍,研究對方的寫作技巧,加以吸收。法律背景出身的她,因為現職必須接觸廣告代理商,而她也抓住機會,從業務合作中,學習廣告操作的法則。
職場上,另一個現成的學習窗口,就是你的主管,你可以直接開口請教,或是從觀察中學習。王文錕透露,現任MAZDA總經理李昌益就傳授了他不少和媒體的應對之道;至於劉靖姍在跟主管出席會議時,她會設想自己站在相同的職位時,該說什麼話,再對照主管的表現,檢視自己是否還有值得改善之處。
人生學分5:思考生涯的多元可能
IBM亞太區工商事業群行銷總監黃慧珠,曾經是數學老師;成德建設張菁菁,過去當過電視記者;全球人壽發言人劉靖姍,原先是位執業律師……。在職場上,有太多人毅然轉型,反而闖出一番天地。
不過,在時機點上,上班族如果想換跑道,35歲算是「末班車」。不妨在這個時候,好好思考自己在生涯上是否還有別的可能,抓住最後的轉型機會。
至於「中年創業」是否還有勝算?28歲就當店長的陳國都直言,從風險的角度來評估,35歲才想要創業,「是有點晚了!」不過,他也指出,「創業會讓一個人活過來!」
職場待久了,有時難免暮氣沈沈,但是,當你是在為自己的事業打拚時,腦子無時不刻都在轉動,為了要掌握商機,對環境的觀察還會變得更敏銳,如同「回春」般地激發出活力和衝勁。
人生學分6:懂得時間管理
有部日劇叫作「30拉警報」,上班族年屆35,通常是每天從早忙到晚,仍然覺得時間不夠用,同時又深感時光匆匆,自己仍未功成名就,還真是「寸金難買寸光陰」。
其實,上天很公平,都給每個人24小時,只是在同樣的時間內,有人從容地完成許多事,有人卻總是匆忙,仍然一事無成?
祕訣就在時間管理,而早起,是時間管理的第一步。住在台北的王文錕說,因為公司位在中壢,為了避開晨間的車潮,因此他每天早上5點半就起床,不但能提早進公司,而且有更充裕的時間準備上午的會議。
事實上,好的時間管理,就是來自好的工作和生活習慣。比方說,維持工作環境整齊,你不必為了尋找一份關鍵的文件而浪費時間;懂得說NO,讓你可以把時間用在分內的工作上;做事分輕重緩急,你就不會白耗力氣,把時間都花在相對來說比較不要緊的事情上。
正如卓睿企管顧問公司的顧問謝寶容指出:「不管飛得多麼快的飛機,只要方向錯了,一切都是白搭。」從35~45歲,通常是上班族在職涯上的黃金期,既然時間有限,你更該精準地運用時間,創造最大的價值。
人生學分7:給自己一塊「秘密花園」
銷售書《35歲前要做的33件事》中指出:「一天約有8小時,人人都在工作,可是8小時以外的時間,當你充分享受個人的愛好和樂趣,也許最會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你。」
聽起來很簡單,也很老生常談,但是許多上班族常常忙得沒有任何休閒生活,一旦空閒下來,會因為不知道該做什麼,最後就只好看電視打發時間。
其實,培養個人的興趣或嗜好,不但可以調劑生活,也可以抒解壓力,像法藍瓷的創辦人陳立恆組樂團,萬事達卡台灣區總經理江威娜會花6個鐘頭一個人打高爾夫球,享用獨處,都是在忙碌的工作中,為自己留一處身心的「祕密花園」。
休閒會讓生命變得更完整,甚至會回饋到工作上。陳國都每次出國洽公,一定在當地逛逛街,他就是在旅遊中,得到發展兒童家具的靈感,而王文錕因為玩車而組了club,認識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,也為人脈加分不少。
人生學分8:架好理財的安全網
前一陣子,某家理財公司推出了一個退休規劃的廣告,描述一個上班族雖然辛苦工作多年,但是因為事先沒做理財的規劃,退休後,光憑著勞退薪制,每天的生活費只有250元。
富邦銀行八德分行理財中心主任莊淑幸說,多虧了勞退新制的討論,讓很多人開始思考是否該投入財務的規劃,讓自己得已安享晚年。莊淑幸以35歲為切入點,假設距離退休還有20年,而退休預備金是1,500萬元,如果選擇約15%報酬的投資工具,其實每個月只需要投資1萬元。
不過,莊淑幸也說,雖然有理財意識的人多了,但是真正會著手理財的人,大概不過兩成。主要原因不外是1沒有存款,無財可理;2自己或同儕有過不太愉快的理財經驗,「嚇到了」,寧可把錢放在定存,不過在通貨膨脹的年代,「定存單」可能會變成「定損單」。
那麼,35歲的上班族該做什麼樣的理財規劃?莊淑幸大致分成未婚(甚至是不婚),以及已婚兩個族群。針對前者,她建議預存3~6個月的緊急預備金,也應該要買保險,特別是醫療險、防癌險,以及失能險。至於在投資方面,如果無法承受太大的風險,不妨選擇全球型基金,但是要注意匯差。
至於已經結婚、甚至要養育下一代的雙薪家庭,最好要考慮準備教育基金。對於扮演最主要經濟支柱的那一方,保險盡量多買,特別在重大醫療險和防癌險方面,做好準備,以防萬一。在投資方面,莊淑幸則建議可以用定期、定額的方式,購買新興地區或是產業型的基金。
其實,理財不只是在理「錢」,也在規劃人生目標。在理財的同時,你應該檢視每個階段最重要的目標,讓財富的價值落實在人生夢想的完成。
人生學分9:找到感情的歸屬
吳靜吉教授曾將「尋求人生的多元價值」、「尋求人生中的良師益友」、「追求終身的職業」以及「追尋愛情」,列舉為「青年的四個大夢」。在35歲這個年紀,在人生的成績單上,除了事業,愛情是另一個值得檢視的項目。
當然,這個階段的愛情,著眼處不再是男歡女愛的遊戲,而是找到一個可以互相支持、彼此激盪的穩定伴侶。
王文華就說,如果能夠重返35歲,他很想做的事,就是去結婚,「如果有一份感情的慰藉,我現在的人生會走得更踏實。」
穩定的伴侶關係,有待彼此的用心經營,而劉靖姍認為,「溝通」就是關鍵。上班族工作忙,卻往往不知道對方在忙什麼,因此,劉靖姍建議,「要讓你的伴侶知道你在做什麼。」
人生學分10:保持一顆年輕的心
當36歲的王文華辭掉MTV頻道的工作後,他曾經回到母校史丹福大學,旁聽財務課程,跟同學一起拿講義,認真算老師丟出來的習題。那一刻,他回到了當初做學生的年紀。
35歲,可以很老,老到沒有力氣再去做任何改變,也可很年輕,而歲月的累積只是讓你變得更有自信地去創造未來。你的心境,決定了你會是something、nothing,或是anything。